機電一體式,即在原機械式電度表上附加一定的部件使其既完成所需功能,又降低造價且易于安裝,一般而言其設計方案是在不破壞現行計量表原有物理結構、不改變其國家計量標準的基礎上,加裝傳感裝置變成在機械計度的同時亦有電脈沖輸出的智能表,使電子記數與機械記數同步,其計量精度一般不低于機械計度式計量表。這種設計方案采用原有感應式表的成熟技術,多用于老表改造。
功能特點
(1)可靠性
精度長時間不變,無須輪校、無安裝及運輸影響等。
(2)準確度
寬量程、寬功率因數、啟動靈敏等。
(3)功能
可實行集中抄表、多費率、預付費、防竊電、滿足互聯網接入服務要求等功能。
(4)性價比
性價比高、可預留擴展功能,受原材料漲價影響小等。
(5)報警提示當剩余電量小于報警電量時,電表常顯剩余電量提醒用戶購電;當表中剩余電量等于報警電量時,跳閘斷電一次,用戶需插入IC卡,可恢復供電,用戶此時應及時購電。
(6)數據保護
數據保護采用全固態集成電路技術,斷電后數據可保持10年以上。
(7)自動斷電
當電能表中剩余電量為零時,電能表自動跳閘,中斷供電,用戶此時應及時購電。
(8)回寫功能
電能卡可將用戶的累計用電量、剩余電量、過零電量回寫到售電系統中便于管理部門的統計管理。
(9)用戶抽檢功能
售電軟件可提供數據抽檢用電量并根據要求提供優先抽檢的用戶序列。
(10)電量查詢
插入IC卡依次顯示總購電量、購電次數、上次購電量、累計用電量、剩余電量。
(11)過壓保護
當實際用電負荷超過設定值時,電表自動斷電,插入用戶卡,恢復供電。
配網側的潮流分布信息不準確,主要是因為該信息是根據網絡模型、負載估計值以及變電站高壓側的測量信息綜合處理得到的。通過在用戶側增加測量節點,將獲得更加準確的負載和網損信息,從而避免電力設備過負載和電能質量惡化。通過將大量測量數據進行整合,可實現未知狀態的預估和測量數據準確性的校核。
采用智能電表能實時監測電能質量和供電狀況,從而及時、準確地響應用戶投訴,并提前采取措施預防電能質量問題的發生。傳統的電能質量分析方式在實時性和有效性上都存在差距。 [1]
負荷分析、建模和預測
智能電表采集的水、氣、熱能耗數據可以用來進行負荷分析和預測,通過將上述信息與負荷特性、時間變化等進行綜合分析,可估算和預測出總的能耗和峰值需求。這些信息將為用戶、能源零售商和配網調度人員提供便利,促進合理用電、節能降耗以及優化電網規劃和調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