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起源于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德國魏瑪市“公立包豪斯學?!?Staatliches Bauhaus)的簡稱,后改稱“設計學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習慣上仍沿稱“包豪斯”。在兩德統一后位于魏瑪的設計學院更名為魏瑪包豪斯大學(Bauhaus-Universit?t Weimar)。它的成立標志著現代設計的誕生,對世界現代設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豪斯也是世界上所完全為發展現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鞍浪埂币辉~是格羅披烏斯生造出來的,是德語Bauhaus的譯音,由德語Hausbau(房屋建筑)一詞倒置而成。
國際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自1957年成立以來,加強了各國工業設計專家的交流,并組織研究人員給工業設計下過兩次定義。在1980年舉行的第十一次年會上公布的修訂后的工業設計的定義為:“就批量生產的產品而言,憑借訓練、技術知識、經驗及視覺感受而賦予材料、結構、構造、形態、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裝飾以新的品質和資格,這叫做工業設計。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工業設計師應在上述工業產品的全部側面或其中幾個方面進行工作,而且,當需要工業設計師對包裝、宣傳、展示、市場開發等問題的解決付出自己的技術知識和經驗以及視覺評價能力時,也屬于工業設計的范疇?!?/p>
發展編輯
當人類次把石頭當作工具時,次裝飾洞穴設計就開始了。實際上,工業設計(英文表述方式:Industrial Design) 起源于工業革命時期,至今已有250多年。由于歷史的原因,在我國比較系統地引進工業設計的理念、方法30多年中,前20多年發展緩慢。隨著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轉變發展方式的需求,后十年工業設計,發展的步伐大大加快。胡錦濤總書記、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等多次下達相關重要指示和批示;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及政府工作報告都列入了要發展工業設計;2010年,工信部等11個部委聯合發布了專門文件《關于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2011年底,發出的《工業轉型升級》五年規劃,以及2012年初辦公廳發出的《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這兩份重要文件,都具體強調了要發展工業設計。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深圳等20多個省、市和地級市都制定了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大環境”大大改善的情況下,一些原來的企業繼續領跑,一批新興后上企業急步向前,涌現了一批領軍人物和產品,許多產品不但獲得國內“紅星獎”,還獲得國際上知名的獎項。
合理
設計古而有之,發展了許多分支,像機械、電子電路、化工等設計都屬于技術方面的工程設計范疇,它們著重解決機械或器具的性能問題,或者說是物與物之間的關系。這些性能無疑是為人服務的,但相對遠些,是間接的。而工業設計是一種橫向學科。側重于人與物之間的關系,即傾向于滿足人們的直接需要和產品能生產,易于使用,降低成本以及合乎需要的方法上,從而它能使產品造型、功能、結構和材料協調統一,成為完善的整體.它不僅滿足使用需求,也能提供文化審美營養。
降低成本
工業設計在使產品造型、功能、結構和材料科學合理化的同時,省去了不必要的功能以及不必要的材料.并且在提高產品的整體美與社會文化功能方面,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現代社會技術競爭很激烈,誰擁有新技術,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有優勢、但技術的開發非常艱難,代價和費用極其昂貴。相比之下。利用現有技術,依靠工業設計,則可用較低的費用提高產品的功能與質量。使其更便于使用、增加美觀,從而增強競爭能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我們可以想像,把電視機的顯示方式變成液晶式的,這是—大技術進步,但又是何等的艱難。但在結構、造型、整體性與環境的色彩協調,為不同人群需要而進行的產品設計則相對可及、便利,這往往也是國際市場商品競爭的焦點。
為了增強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我國一直強調要把產品的包裝搞上去,這無疑是一個應急措施。但從發展看,還必須從產品設計下手,重視產品的工業設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從考慮的觀點出發,才能使技術、產品、包裝統一起來。包裝是工業設計的輔助設計,只有重視工業設計,在企業中大力推廣工業設計。才能使產品有競爭力,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藝術性
愛美是人的天性之一,而工業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人服務的。其重點在于產品的外形質量,通過對產品各部件的合理布局,增強產品自身的形體美以及與環境協調美的功能,使人們有一個適宜的環境,美化人們的生活。
產品系列化
工業設計源于大生產,并以批量生產的產品為設計對象,所以進行標準化、系列化,為人們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是其目的之一。
除此之外,工業設計還有使產品便于包裝、貯存、運輸、維修,使產品便于回收、降低環境污染等作用。
總之。工業設計的中心議題是如何通過對產品的綜合處理,增強其外形質量,便于使用,從而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