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業和監護人員應充分了解潛在的危險,并且得到批準。
2.檢查和清理作業場所。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的空間應做好清洗或置換,保持穩定的通風量。
3.正確佩戴防護用品,進入積水環境要穿長靴或防水服;進行電氣作業時要做好絕緣防護,氧氣水平不足或存在有毒有害氣體時應使用呼吸器或面罩等。
4.選用合適的操作工具和照明電壓。
一類是密閉或半密閉設備,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冷藏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
二類是地下有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地坑、廢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等;
三類是地上有限空間: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酵池、垃圾站、溫室、冷庫、糧倉、料倉等。
確保有限空間危險作業現場的空氣質量。氧氣含量應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氣體、可燃氣體、粉塵容許濃度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
進入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場所,可采用動物(如白鴿、白鼠、兔子等)試驗方法或其它簡易快速檢測方法作輔助檢測。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辦理許可證,涉及用火、臨時用電、高處等作業時,必須辦理相應的作業許可證。
進入密閉的塔、溝、池、釜、罐等危險場所作業時,必須先行將內存物質排出、清洗、強制通風置換,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達到國家標準以下,方可進行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