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茅臺酒能夠名副其實,真正做到越老越好、越陳越香,歸根到底,恰恰就在于其在所有的白酒中,是不添加任何易揮發的香味成分、全靠自然發酵的產品。
茅臺酒的傳統工藝是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一個生產周期是一年,再經過三年以上的陳釀窖存,加上原料進廠、勾兌存放的時間,平均酒齡至少 5 年才能出產品。而即使是國內有名的醬香濃香型酒,貯藏期也都是一年,清香型則不到一年,一般白酒,甚至只需要幾十天、幾個月。
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還增加了水分子和酒分子的自然融合。
茅臺酒的勾兌環節堪稱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為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陳釀結束后,還需要不同濃度、不同輪次、不同酒齡的醬香、窖底香等三類香型的單型酒來調配融匯,才能勾兌后的成品茅臺酒。
此外,所有的白酒都忌紫外線直接照射,茅臺酒選用的不透光乳白瓷瓶,有效地避免了這一點。茅臺酒越老越好、越陳越香,使得其具有了極大收藏價值,也為茅臺年份酒的推出奠定了基礎。
從外包裝紙盒上看:
1、看色澤:真品外包裝色澤鮮艷,光澤度好,外體光滑;假的包裝套色不準,無光澤。
2、看紙質:真品包裝紙質柔軟,有韌性;假的紙質粗糙,手感硬。
3、看外包裝圖案:用20倍放大鏡仔細觀察外包裝酒瓶的瓶蓋,真品的瓶蓋上會出現幾排平整的“國酒”字樣;假的則排列不齊。
據了解,國酒茅臺之所以有“五星”和“飛天”兩種商標,是特定歷史背景下形成的。建國初期,地方國營的茅臺酒廠成立后,初注冊商標為“貴州茅苔”,商標上端正中為工農攜手圖案,左右兩邊有波浪形線條,其下有“貴州茅苔酒”五個紅色大字和“地方國營茅臺酒廠出品”十個白色小字,1956年3月,“苔”字被恢復為“臺”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