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現在很流行但是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工業設計,事實上工業設計有它自己的基本要素。你知道是什么嗎?介紹工業設計的基本要素。
1. 工業設計要素細節控制
作品的設計和排版非常重要,注意視覺顯示的控制。另外,在作品中適當增加對建筑基本原理和原始工藝的文字說明。排版設計在整個過程中很容易忽略字體樣式。通常我們都覺得只要把圖片排列合理,加上一些文字來解釋就行了。
事實上文字的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品集的整體視覺效果。例如字體樣式的大小和粗細可以清晰地描述不同層次的信息內容,字體樣式的形狀和類型也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設計感受。此外還必須注意的是作品中文字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可讀性。
2. 工業設計要素:選擇的邏輯思維
與中國的藝術學校相比,國外的藝術學校更注重學生的設計邏輯思維。從立項藝術創意——研究,主題風格的選擇——方案調整,圖案制作——排版設計,終完成。每個階段都要有合理的時間計劃,建立產品設計的邏輯。
英美學校非常重視設計步驟的突出,即提案、篩選、手稿、實體模型、用戶研究、檢測、細化、3D渲染、設計理念定稿。的作品注重的是相互的設計邏輯,而不是終的設計作品。
3.工業設計元素:善于發現生活中的設計靈感
這就要求設計師善于發現日常生活中的設計靈感,并養成隨時記錄的好習慣。通常,你可以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記錄新的靈感,或者專家、教授、設計師的意見,建立自己的“靈感庫”。
修改框結構圖
1.選中整個組織結構圖,然后單擊“設計”,在基本欄右側我們可以看見“SmartArt樣式”,這里面我選擇“優雅”選項
2.樣式選擇完成后,現在來做顏色。單擊“設計”“更改顏色”在下拉框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者要求的配色方案。
3.整體顏色做完后,可以改變文字,在改變文字之前,改變圖形邊框,單擊“格式”左側“形狀”有增大,縮小按鈕,按個人要求去做。選中“總經理”文字,就會彈出浮動工具欄。可以更改字號等。
4.這樣行就設置完成了,下面做結構圖中第二行和第三行。按住CTRL鍵就可以同時選中圖形。然后單擊“格式”。中間看見“形狀樣式”選擇自己喜歡的選項。同樣的方式做第三行。
5.也可以做一些藝術字操作,選中整個結構圖單擊“格式”藝術字樣式在中間,自行設置下。
6.后完成制作,沒有審美觀念,就這個樣子。
樣機調試
這個看你供公司的需要,如果是按照可靠性要求,需要環境測試設備:如果高低溫箱、振動臺等;這需要看企業產品的性質和種類;如果是大型的電氣機械設備(如汽車),則樣機的電氣調試都在廠內進行,小型的電氣機械設備(如小型柴油發電機組)的電氣調試有可能在現場做.但都做過出廠調試.
工業設計不僅要滿足人的使用需求,還要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取得恰到好處的匹配,這恰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工業設計的性質決定了它是一門覆蓋面很廣的科學,使原本孤立的學科結成有機的統一體。實現了客觀地揭示自然規律的科學與主觀、能動地進行創造活動的藝術的再度聯手。工業設計一直穩居留學專業的前幾名,留學生回國后就業率也非常的高,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工業設計專業。
1 關于工業設計專業
工業設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專業,該專業是技術、藝術與文化轉化為生產力的核心環節,并逐漸形成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工業設計創新模式。工業設計專業來越來越受到藝術留學生的青睞。
工業設計的對象是批量生產的產品,它要求必須將設計與制造、銷售與制造加以分離,實行嚴格的勞動分工,以適應于批量生產。這時,設計師便隨之產生了。
工業設計研究的主要內容是產品的實用性、美和環境,強調技術與藝術相結合。所以工業設計是現代化大生產的產物,研究的是現代工業產品,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
2 英國大學工業設計VS美國大學工業設計
英國在工業設計教育方面,是早實現工業設計職業化的國家,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特色。因為英國的教育鼓勵各專業發展獨特的教學特色,所以每一個工業設計專業的課程都不相同,但都會把教育的重點放在產品的設計方面。
美國工業設計教育的重點在產品設計上,而且有越來越專業化的趨勢。比如,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的主導專業是汽車設計,克蘭布魯克設計學院的主導專業是家具設計。當然,這種專業化的趨勢是與美國高度商業化的社會對設計人才要求的結果。
3 工業設計就業前景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對于工業設計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近年來工設的專業人才還遠沒有達到需求量,人才資源十分匱乏。工業設計是實現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轉變的重要砝碼。因此,工業設計專業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途,如果你同時具備國際視野,對自己的未來發無疑是一個明確的加分項。
近年來產品設計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特別是手機行業,除了看Logo分別,如果從外觀還真分辨不出出哪家的產品,軟件及傳統工藝已經發展到很難有重大突破的地步,未來產品設計的革新將出現在材料和新工藝的突破上。
一個產品的核心功能,就是這個產品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么。手機的核心功能是打電話,自行車的核心功能是出行,座椅的核心功能是滿足人們坐下,這是基本的也是產品存在的基本意義。假如核心功能都不滿足,那么這樣的產品就喪失了其存在的根本意義。核心功能表明你能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這個問題同時也是用戶迫切需要解決的。不能解決用戶核心問題的產品不是好產品,但僅僅只能解決核心問題,也不會是好產品,好產品還需要更高層級的功能。
第 2 層級:基本功能
產品要圍繞核心功能設計基本功能,讓核心功能用起來更順暢。手機除了打電話要有通訊錄、通話記錄等等;自行車除了能騎行還要有車座、車把等等才能騎行方便省力;座椅還要有支腿、靠背才能做得穩靠得牢…有了基本功能,按照精益創業的思維方式,就可以拿出去做測試了在物質緊缺的時代,產品只需要有基本的功能就可以了,在當今這個處處產能過剩的時代。
第 3 層級:用戶期望功能
用戶購買一個產品前,對產品也會有一個期望,用戶對產品的期望肯定是高于產品的基本功能的。手機要操作流暢,充電快、待機長;自行車騎起來要省力、要快速,要方便剎車;座椅要有弧度,有一定軟度,符合人機尺寸……用戶期望一般是在用戶體驗層面,就是產品除了具備基本功能之外,產品要好看好用,用著舒服。
第 4 層級:超出預期功能
具備了前 3 個層級,基本就是一個不錯的產品了,用戶已經很少再會對產品抱怨了。但還不能讓用戶產生特殊的情感,還不能引起用戶的“尖叫”。產品要超出用戶的預期,過去米店的商人賣米時,量夠了分量后會再加一把米;現在去煙店買條煙一般會送個打火機;住酒店每天至少會送上兩瓶礦泉水。這都是超過用戶預期的做法。超過用戶預期,用戶才能高興,要與競爭對手差異化競爭,形成獨特的品牌定位,一般都是在這個層級產生的。但這個超預期也是需要不斷變化不斷創新的,所有的米店都會多送一把米時,這一把米就在用戶預期之內了,就從第 4 層級下滑到第 3 層級,成為用戶期望的部分之一。如果你沒有多送一把米,就沒有達到用戶期望,更不用說超出預期了,用戶就會不高興,就會用腳投票。所有的超預期功能都是暫時的,競爭必定會將現在的超預期功能變成用戶期望功能,努力打造新的超預期功能,應該是產品經理持續不斷的追求。
第 5 層級:潛在功能
前面的都是在產品中要提供給用戶的功能或服務,除了這些之外 ,還要有現在沒有提供,但未來可能會提供的。這種現在產品可能會演變的趨勢或前景,會對用戶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對于喜歡嘗鮮型的用戶。對產品生產者來說,潛在功能是未來的產品發展路線;對于用戶來說,潛在功能會對現在的采購或使用決策產生重大影響。舉例來說,,其潛在功能就包括了與的協同使用功能,就會考慮將來再購買時的使用場景;譬如編程人員在選擇使用某種編程語言時,一定會考慮這個語言未來的演進路線是怎樣的,對于沒有未來的編程語言,其擁躉自然會少很多;還有一些硬件產品的某種功能,譬如手機的 NFC 功能、電視機后面的眾多插口等,可能永遠都用不上,有的甚至要固件升級之后才有可能用得上,但這些潛在的功能,卻是打動用戶的重要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