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電視傳輸系統是定義了從MPEG-2復用器輸出到衛星射頻信道(DVBS),能對電視基帶信號進行適配處理的設備功能模塊。采用MPEG-2編碼方式,按MPEG-2主類主級標準壓縮270M的SDI數字流壓縮的傳輸格式,按照ISO/IEC13818標準,對視音頻信號進行壓縮編碼成基本數據流(ES流)。為了使接收端能從總碼流中分離出視音頻數據,ES碼流需要經過打包器,即將數據流按一定長度分段,構成具有特定結構和長度的一個個單元包,再送到復用器中復用傳送(TS碼流),TS傳輸流是各傳輸系統之間的連接格式,是傳輸設備間的基本接口。單路節目的視音頻數據流的復用框。
符碼率指傳輸數據的速率,早期的衛星接收機符碼率范圍在2~35MS/s之間,這是受過去的接收條件所限。當時衛星轉發器的帶寬為36MHz,基于轉發器帶寬和信號符碼率1.2∶1的比例關系,其符碼率也不過30MS/s。而現在的轉發器帶寬為54MHz或72MHz,如54MHz的帶寬,符碼率可達45MS/s。因此現今衛星數字接收機符碼率標準要求范圍:2MS/s~45MS/s。雖然接收機的符碼率上限為45MS/s,但這只是按照國標要求。在接收機接收信號FEC為1/2狀態下,進行45MS/s信號測試的。當FEC高于1/2時,則需要CPU提供更高的輸入碼流速率,否則會接收不到上限端高符碼率的信號。
衛星電視,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我們每天都在看電視,但是大多數在城市里的人看的都是有線電視,好像和衛星電視關系不大,其實不然,衛星傳播是的覆蓋傳輸方式,簡單來說,我們看到的各地的衛視節目,就是一種衛星電視,只不過我們終端用有線接收而已,所以說,衛星電視,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衛星電視系統,指的是參與衛星廣播鏈路運行的各種設備的整體系統。為保證系統正常運行,它須由節目播控中心、上行地球站、廣播衛星、衛星電視接收站和遙測遙控跟蹤站五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