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有色金屬是指生產與消費過程中已完成使用壽命的器件中所含有的有色金屬部件及材料。例如,舊電線、舊蓄電池、舊電器、舊飛機、報廢汽車、廢棄船舶等,都含有一定數量的有色金屬。 在一些發達國家,有色金屬生產原料主要依賴于再生資源,再生有色會屬工業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2000年全世界生產再生鋁及合金816萬噸,占原生鋁產量的33%;其中,美國93%,法國59%,德國89%,日本的再生鋁產量是原生鋁的186倍。世界再生鉛占據“半壁江山”,1999年世界精鉛總產量為621.8萬噸其中再生鉛產量為327.3萬噸,占精鉛總產量的52.63%;美國是世界上的再生鉛生產國,再生鉛在精鉛總產量中的份額從1990年的66.8%上升到1999年的75.8%,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英國再生鉛產量比例均超過50%;法國每年銅產量原料的80%來自廢銅再生。與此比較,我國的有色金屬再生利用產業在許多品種上還存在較大差距。
鎢鋼的分類根據ISO規范進行。這種分類的根據是工件的資料種別(如P,M,K,N,S,H商標)。粘結相成份首要是運用其強度和耐蝕性。
鎢鋼的基體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硬化相;另一部分是粘結金屬。粘結金屬一般是鐵族金屬,常用的是鈷、鎳。因此就有了鎢鈷合金、鎢鎳合金及鎢鈦鈷合金。
硬質合金刀具比高速鋼切削速度高4~7倍,刀具壽命高5~80倍。制造模具、量具,壽命比合金工具鋼高 20~150倍。可切削50HRC左右的硬質材料。
但硬質合金脆性大,不能進行切削加工,難以制成形狀復雜的整體刀具,因而常制成不同形狀的刀片,采用焊接、粘接、機械夾持等方法安裝在刀體或模具體上使用。
硬質合金具有很高的硬度、強度、耐磨性和耐腐蝕性,被譽為“工業牙齒”,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刀具、鈷具和耐磨零部件,廣泛應用于軍工、航天航空、機械加工、冶金、石油鉆井、礦山工具、電子通訊、建筑等領域,伴隨下游產業的發展,硬質合金市場需求不斷加大。并且未來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制造、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核能源的快速發展,將大力提高對高技術含量和高質量穩定性的硬質合金產品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