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牙醫,你弄懂了嗎?口腔醫學和口腔醫學技術,決定你未來是醫師還是技師
很多人帶著立志從醫的夢想,一路艱辛求醫,想當醫生就必須要清楚所選專業,有時候二字之差就決定了你未來是醫師還是技師。
“我報的是醫學類專業,為什么畢業不能考醫師資格證?我被眼視光學錄取了,怎么畢業頒發的不是醫學學士學位?”
最近,網上出現一則湖北醫師資格證“嚴打”學歷造假的消息,30名違規規紀考生全部來自口腔醫學專業,他們分別偽造了第二軍醫大學或第三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等院校的口腔醫學本科學歷,報考了口腔類別的醫師執業證書。目前,30名考生全部被取消考試成績并撤銷回收醫師資格證書。
說起學醫,想起去年中科大退學,以全省第六名的高分考入川大口腔醫學的李一峰,這位考生被錄取的專業為臨床八年制本博。近年來,醫學報考的熱度居高不下,借此,今天徐老師就聊聊易混淆的醫學類專業有哪些,相近的專業名稱有著哪些“天差地別”的影響。
帶“醫學”字眼的,不一定是醫學專業
根據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醫學門類下共包含11個一級學科,分別是:基礎醫學類、口腔醫學類、臨床醫學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中醫學類、中西醫結合類、藥學類、中藥學類、法醫學類、醫學技術類、護理學類。
帶有“醫學”二字不一定屬于醫學類
除此之外,針對不同高校辦學特色,及適應近年來人才培養特殊需求設置了特設專業,也包含一部分醫學專業,例如:麻醉學、醫學影像學、眼視光醫學、放射醫學等。
對于想學醫的考生,最容易混淆的有以上3組專業,畢業后有資格考醫師資格證的是口腔醫學、眼視光醫學、醫學影像學,五年制及以上學制,畢業后授予醫學學士。口腔醫學技術、眼視光學、醫學影像技術,四年制學制,畢業后授予理學學士,不可以考執業醫師。
相信各位家長和考生對學"醫"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經過簡單的梳理,對于易混淆的醫學類專業要加以區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