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標準化歷經了一個發展過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104技術委員會自1961年成立以來,對集裝箱國際標準作過多次補充、增減和修改,現行的國際標準為第1系列共13種,其寬度均一樣(2438mm)、長度有四種(12192mm、9125mm、6058mm、2991mm)、高度有三種(2896mm、2591mm、2438mm)。
制造材料是指集裝箱主體部件(側壁、端壁、箱頂等)材料,可分成三種:有鋼制裝箱、鋁合金集裝箱、玻璃鋼集裝箱,此外還有木集裝箱、不銹鋼集裝箱等。其中:
鋼制集裝箱,用鋼材造成,優點是強度大,結構牢,焊接性高,水密性好,價格低廉;缺點是重量大、防腐性差; 鋁合金集裝箱,用鋁合金材料造成,優點是重量輕,外表美觀,防腐蝕,彈性好,加工方便以及加工費、修理費低,使用年限長;缺點是造價高,焊接性能差;
玻璃鋼集裝箱,用玻璃鋼材料造成,優點是強度大,剛性好,內容積大,隔熱、防腐、耐化學性好,易清掃,修理簡便;缺點是重量大,易老化,擰螺栓處強度降低。
按結構分
可分為三類,有固定式集裝箱、折疊式集裝箱、薄殼式集裝箱。在固定式集裝箱中還可分密閉集裝箱、開頂集裝箱(OPEN TOP CONTAINER)、板架集裝箱等;折疊式集裝箱,指集裝箱的主要部件(側壁、端壁和箱頂)能簡單地折疊或分解,再次使用時可以方便的再組合起來;薄殼式集裝箱,是把所有部件組成一個鋼體,它的優點是重量輕,可以適應所發生的扭力而不會引起變形。
集裝箱運輸的初期,集裝箱的結構和規格各不相同,影響了集裝箱在國際上的流通,亟需制定集裝箱的國際通用標準,以利于集裝箱運輸的發展。集裝箱標準化,不僅能提高集裝箱作為共同運輸單元在海、陸、空運輸中的通用性和互換性,而且能夠提高集裝箱運輸的性和經濟性,促進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的發展。同時,集裝箱的標準化還給集裝箱的載運工具和裝卸機械提供了選型、設計和制造的依據,從而使集裝箱運輸成為相互銜接配套、專業化和率的運輸系統。集裝箱標準按使用范圍分,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地區標準和公司標準四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