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標準化歷經了一個發展過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104技術委員會自1961年成立以來,對集裝箱國際標準作過多次補充、增減和修改,現行的國際標準為第1系列共13種,其寬度均一樣(2438mm)、長度有四種(12192mm、9125mm、6058mm、2991mm)、高度有三種(2896mm、2591mm、2438mm)。
1.實際承運人(ACTUAL CARRIER):掌握運輸工具并參與集裝箱運輸的承運人。通常擁有大量集裝箱,以利于集裝箱的周轉、調撥、管理以及集裝箱與車船機的銜接。
2.集裝箱租賃公司(CONTAINER LEASING COMPANY):專門經營集裝箱出租業務的新行業。
3.集裝箱堆場(CONTAINER YARD:CY):指辦理集裝箱重箱或空箱裝卸,轉運,保管,交接的場所。
4.集裝箱貨運站(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CFS):是處理拼箱貨的場所,它辦理拼箱貨的交接,配載積載后,將箱子送往CY,并接受CY交來的進口貨箱,進行拆箱、理貨、保管、撥給各收貨人。同時也可按承運人的委托進行鉛封和簽發場站收據等業務。
集裝箱計算單位,簡稱:TEU,是英文Twenty Equivalent Unit的縮寫, 又稱20英尺換算單位,是計算集裝箱箱數的換算單位。也稱國際標準箱單位。通常用來表示船舶裝載集裝箱的能力,也是集裝箱和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統計、換算單位。
各國大部分集裝箱運輸,都采用20英尺和40英尺長的兩種集裝箱。為使集裝箱箱數計算統一化,把20英尺集裝箱作為一個計算單位,40尺集裝箱作為兩個計算單位,以利統一計算集裝箱的營運量。
在統計集裝箱數量時有的一個術語:自然箱,也稱"實物箱"。自然箱是不進行換算的實物箱,即不論是40英尺集裝箱,30英尺集裝箱,20英尺集裝箱或10英尺集裝箱均作為一個集裝箱統計。
集裝箱運輸的初期,集裝箱的結構和規格各不相同,影響了集裝箱在國際上的流通,亟需制定集裝箱的國際通用標準,以利于集裝箱運輸的發展。集裝箱標準化,不僅能提高集裝箱作為共同運輸單元在海、陸、空運輸中的通用性和互換性,而且能夠提高集裝箱運輸的性和經濟性,促進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的發展。同時,集裝箱的標準化還給集裝箱的載運工具和裝卸機械提供了選型、設計和制造的依據,從而使集裝箱運輸成為相互銜接配套、專業化和率的運輸系統。集裝箱標準按使用范圍分,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地區標準和公司標準四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