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發組織協定范本》中對“國際運輸”一語的定義是“指在締約國一方設有實際管理機構的企業以船舶或飛機經營的運輸,但不包括以船舶或飛機僅在締約國另一方各地之間的經營。”對國際海運和空運所得由企業實際管理機構所在締約國課稅。世界各國在簽訂稅收協定的同時,都制定了國內稅法對國際運輸所得進行課稅。
航空運輸(air transportation),是使用飛機直升機及其他航空器運送人員、貨物、郵件的一種運輸方式。具有快速、機動的特點,是現代旅客運輸,尤其是遠程旅客運輸的重要方式,為國際貿易中的貴重物品、鮮活貨物和精密儀器運輸所不可缺。
航空運輸具有商品性,服務性,國際性,準軍事性,資金、技術及風險密集性和自然壟斷性六大特點。航空運輸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航空運輸起源于1871年,由于近兩年國際經濟低迷使得航空運輸產業遭遇瓶頸,但是在未來航空運輸事業依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值得我們發掘。
從航空運輸的對象出發,可分為航空旅客運輸、航空旅客行李運輸和航空貨物運輸三類。
較為特殊的是航空旅客行李運輸既可附屬于航空旅客運輸中,亦可看作一個獨立的運輸過程。航空郵件運輸是特殊的航空貨物運輸,一級情況下優先運輸,受《郵政法》及相關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調適,不受《民航法》相關條文規范。
航空運輸企業經營的形式主要有班期運輸、包機運輸和專機運輸。通常以班期運輸為主,后兩種是按需要臨時安排。班期運輸是按班期時刻表,以固定的機型沿固定航線、按固定時間執行運輸任務。當待運客貨量較多時,還可組織沿班期運輸航線的加班飛行。航空運輸的經營質量主要從水平、經濟效益和服務質量3方面予以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