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金屬是指暫時失去使用價值的金屬或合金制品,一般的廢金屬都含有有用的金屬或者有害的元素。所有的金屬材料都來自于金屬礦產資源。
由于礦產資源有限且不可再生,隨著人類的不斷開發,這些資源在不斷的減少,資源短缺必然成為人類所需要直接面臨的一個局勢。
金屬制品使用過程中的新舊更替現象是必然的,由于金屬制品的腐蝕、損壞和自然淘汰,每年都有大量的廢舊金屬產生。如果隨意棄置這些廢舊金屬,既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又浪費了有限的金屬資源。
經濟合理原則。 經濟利益是市場經濟主體參與的前提,再生金屬開發要充分保證參與各方合理的經濟收益。 一方面要做到對廢舊金屬資源進行合理化處置,按損耗程度不同,選擇再生加工、再制造或簡單修復后流入二手市場,以限度的挖掘廢舊金屬資源的潛在價值;另一方面采用合適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在限度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的基礎上,對再生金屬進行深加工、精加工,以提高產品附加值。
環境友好原則。 再生金屬開發作為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緩解資源短缺壓力外,另一重要作用是避免含廢舊金屬的廢棄物隨意丟棄而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而再生金屬開發過程若沒有充分考慮環境因素,極易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和“二次浪費”,這顯然違背了開發再生金屬的初衷。 因此,在再生金屬整個開發過程中,要以環境友好為前提優先考慮環境,要在工藝技術及設備選擇、再生加工過程、再生金屬利用等各方面考慮對環境的影響,在保證環境的基礎上,開發再生金屬資源。
再生環節是實現廢舊金屬可再次利用的過程。該過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含金屬的零部件及設備產品進行直接高科技修復與改造,使其煥發新的生命活力;二是在廢舊資源中提取并實現廢舊金屬到再生金屬的轉變。
利用環節包括再生金屬利用及資源再生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的再利用。 主要涉及再生金屬的深加工、副產物及污染物處理等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