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羊屬于蒙古羊系的一個分支,祖先為放牧的蒙古羊,后來隨蒙古人南下逐漸遷移至江浙一帶圈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個體大、生長快、繁殖力強、耐粗飼、耐高溫、耐潮濕可以較好適應當地氣候的羊種,因主要分布在湖州而得名“湖羊”,湖州素來便有“湖羊之鄉”的說法。
湖羊耐粗飼、耐高溫、耐潮濕,因此更加適合規模化圈養,大有取代小尾寒羊的趨勢。當前湖羊多用作母本,采用杜泊羊、澳洲白綿羊、薩福克羊等專門化肉羊品種與其進行雜交,一來可以保證較好的繁殖率,二來雜交商品羊長勢更快、出肉率更高。
充足的飼草是保障規模化羊場正常生產的前提。在家畜養殖中,尤其是草食性家畜,對粗飼料的需求量尤為巨大。湖羊喜食青綠多汁的牧草,牧草的種類應適當的多樣化,從而滿足其營養需求。筆者建議,羊場應加強與當地種植基地的對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糧食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內的農作秸稈,利用青儲、氨化、微儲等飼料化處理技術,提高農作物秸稈飼料利用率。與此同時,政府應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適度規模的飼草基地,試驗、推廣優質牧草栽培技術;還應鼓勵合作建立農作物秸稈收集加工及飼草配送中心,推進飼草商業化開發,以降低飼養成本。
疫病是影響湖羊養殖效益的關鍵因素,威脅湖羊的主要疫病有口蹄疫、小反芻獸疫、羊痘、羊快疫、羊猝狙、羔羊痢疾等。隨著湖羊規模化養殖范圍的不斷擴大,由衛生條件、疫苗注射等因素所引起的羊傳染病發病率也在不斷升高。部分養殖者認為湖羊病少,就未能嚴格執行免疫和等預防工作,但病原體的入侵不僅會阻礙患病羊自身的正常生長,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整個養殖場發生疫情。由此可見,切實做好養殖場的疫病防治工作尤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