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美觀的國畫框條是采用比較好的松木制作而成的,它經過技術性烘干、脫水、防蟲等處理,使木材的韌性越好,不容易產生變形,不受蟲蛀、質量比較好,實木相框還有多款顏色可供選擇。
需要定期開空調,以降空氣濕度,減少實木畫框的吸濕和膨脹,免于榫結構件濕脹變形而開縫,影響紅木畫框的外觀。
為了保持紅木畫框的整潔,每天可以用干凈的布擦拭它。不能用化學光亮劑,防止漆薄發黏損壞。
紅木畫框做工美觀,性能穩定,不易變形和褪色。主要用于書畫裝裱、十字繡裝裱、大型書畫展覽裝裱。畫框的邊緣用泡棉層層包裹,用三層膠合板保護,不會損壞。
國畫框一般選用什么木材?
選材一般用原木,常用的是松木(樟子松佳,缺點是油性大,成品時間久了會顯現木紋),楸木(要保證木材的干燥,易變形,紋理好看,易打磨),椴木(好打磨,易變形),桐木(木質松軟,價格低,不易變形,但怕磕碰),楊木(價格低,易變形,好打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選材。
借以用木材本身的素顏、深沉和自身美麗的紋理烘托和映襯國畫的布局與留白,兩者的關系相得益彰。這也是國畫框與國畫不可分割的緊密關系所形成的。
國畫框的流程
1. 木線裁切:將選擇好的木線放置到裁切機上,按照顧客要求的尺寸進行計量與裁切。在此過程中應注意:
A.對于帶有花紋的木線要注意邊角花紋的對接。
B.檢查木線是否有受潮變形。
C.注意相同顏色的木線之間顏色密度的深淺變化(同一個鏡框的四邊木線顏色深淺應該一致)。
D.裁切時木線不要在機器上來回摩擦,不要磕碰以免影響外觀。
2. 線角裝訂:將裁切好45度的四根木線按順序對接好裝訂成框。對接的過程木線表面的平整,要做到嚴絲合縫。
3. 裁切卡紙:用刀按相框內端尺寸裁切卡紙外延部分,用斜刀(傾斜45度角)按裝裱照片尺寸掏空卡紙中心部分。整個裁切過程均要求佩戴手套操作,以保護卡紙表面不留下手印或污物。
4. 裝片上框:將與卡紙固定在一起的照片加上與其尺寸相當的玻璃共同放入鏡框。放入前要確保照片、卡紙以及玻璃表面沒有污物或靜電輔著物。
5. 背板裝訂:用尺寸相當的高密度板作為支撐和固定,嵌入鏡框背面槽內,并用射釘將其與鏡框固定。然后用膠帶將其與相框的接縫處密封,防止細小灰塵進入。在裝入高密度板前,需將其邊緣部分打磨平整,防止零星碎屑 由背板處進入相框。
6. 清潔玻璃:在整個裝裱過程完成后,再次用玻璃水清潔鏡框表面,使整個鏡框顯得更加透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