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全世界各地的設計巨擘、專業人士、設計新銳和愛好者如潮水般齊齊涌到米蘭,參與一年一度的設計界“奧斯卡”——米蘭設計周。觀展者馬不停蹄地奔走于2,000家參展商超過20萬平米的展示空間中,從琳瑯滿目的產品和銳意進取的解決方案中,收獲設計的未來那些令人激動的可能性。米蘭設計周儼然成為了各路設計大神們縱情展示才華的舞臺,從家具、燈具,到裝置、配飾,展會現場如同一場豐盛的靈感盛宴,展示了充滿實驗性的作品,它們不僅代表了設計界鋒的思潮,也是設計趨勢的指示標。
1. 大陸制造業背景與趨勢分析
大陸制造業的蓬勃發展給工業設計師和工業設計產業帶來了機會。許多人紛紛預測大陸將是一個全新的制造業中心。低廉的人力資源是制造業中心形成的重要原因。制造業中心是否就意味著大陸將成為區域工業設計中心?
作為制造業中心的初級階段,OEM模式(原配件生產)占的比例。長三角、珠三角的許多私營企業都是靠承接國外訂單來生存的。產品的外形基本上是國外廠家制定的或者是仿造的。
要提高制造業的層次,必須大力發展ODM模式(原創設計管理,也有人稱其為設計代工)和OBM模式(原創品牌管理)。香港的制造企業中,OEM模式占85%,ODM模式和OBM模式占15%。同香港的數字比較,大陸制造企業中OEM模式占的比例更多。
ODM模式大行其道之后,工業設計業的春天才會來臨。OEM時代、ODM時代、OBM時代都會對工業設計教育和工業設計師提出適合自身的要求。工業設計教育、工業設計實踐、工業設計研究都要根據這種產業模式的變遷而隨時進行調整。
(3)策略型的工業設計
在自主品牌時代,設計將成為商業策略的一部分,設計策略將成為企業策略的重要部分(但對于設計策略能否成為企業戰略的一部分,尚不得而知,這需要實踐去檢驗)。設計也許能夠在這一時期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如的網上售書模式。決策型工業設計師將在這一階段涌現出來。
由于為時尚早,我們對這種策略型的工業設計認識上不可能十分清晰。但是有些趨勢我們是可以估計出來的。一是,產品形象識別成為可能,每個品牌都要有自己的個性,這種個性也將體現在企業的所有產品家族成員中;其二是,設計的對象會有所拓寬。中國傳統向來重有形之物,輕無形之事。事與物同等重要,縮小而言,產品和服務一樣值得重視。企業不光銷售產品,還銷售服務。既然有產品設計,為何沒有服務設計?無形之事將成為未來的設計的重要對象。再將目光向遠眺望,體驗設計(Experience Design)也不是沒有可能。其三是,設計方法上將更加強調團隊合作,團隊成員將來自更廣闊的領域,如哲學家、心理學家、材料專家、軟件專家等等(此即Philips Design所謂的“High Design”)。
這一設計模式的口號是:“設計創造品牌和體驗”。
大陸工業設計分成三個發展階段,完全是為了闡述的方便。現實中的工業設計產業發展路徑要復雜得多,各階段之間也非常模糊。即使在當今OEM模式占主要地位的情形下,營銷型工業設計也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只是沒有生產型工業設計普及罷了。當然,即使到了營銷型設計時代,也需要大量懂生產、造形能力強的所謂務實型工業設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