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及環境藝術模型介于平面圖紙與實際立體空間之間,它把兩者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是一種三維的立體模式,建筑模型有助于設計創作的推敲,可以直觀地體現設計意圖,彌補圖紙在表現上的局限性(見建筑制圖)。它既是設計師設計過程的一部分,同時也屬于設計的一種表現形式,被廣泛應用于城市建設、房地產開發、商品房銷售、設計投標與招商合作等方面。建筑模型為建筑學術語,以其特有的形象性表現出設計方案之空間效果。因此,在國內外建筑、規劃或展覽等許多部門模型制作,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金屬模型
以鋼鐵材料應用最多,如各種規格的鋼鐵、管材、板材,有時少量的也用一些鋁合金等其他金屬材料。 金屬模型材料的制作,主要考慮力學性能和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力學性能主要從金屬材料的強度、彈性、硬度、剛度以及抗沖擊拉伸的能力等方面來考慮。金屬模型加工工藝主要有切削、焊接、鑄造、鍛造等。因實驗室加工條件有限,所以金屬模型工藝選擇較少。
實體模型
從表現形式分為靜模(物理相對靜態,本身不具有能量轉換的動力系統,不在外部作用力下表現結構及形體構成的完整性)、助力模型(以靜模為基礎,可借助外界動能的作用,不改變自身表現結構,通過物理運動檢測的一種物件結構連接關系)以及動模(可通過能量轉換方式產生動能,在自身結構中具有動力轉換系統,在能量轉換過程中表現出的相對連續物理運動形式)。
虛擬模型
分為虛擬靜態模型、虛擬動態模型、虛擬幻想模型。
物理模型
也稱實體模型,又可分為實物模型和類比模型。
①實物模型:根據相似性理論制造的按原系統比例縮小(也可以是放大或與原系統尺寸一樣)的實物,例如風洞實驗中的飛機模型,水力系統實驗模型,建筑模型,船舶模型等。
②類比模型:在不同的物理學領域(力學的、電學的、熱學的、流體力學的等)的系統中各自的變量有時服從相同的規律,根據這個共同規律可以制出物理意義完全不同的比擬和類推的模型。例如在一定條件下由節流閥和氣容構成的氣動系統的壓力響應與一個由電阻和電容所構成的電路的輸出電壓特性具有相似的規律,因此可以用比較容易進行實驗的電路來模擬氣動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