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清洗劑用于工業污垢或水垢清洗的化學制劑,一般應滿足下述的技術要求。用于不同的清洗目的與清洗對象的清洗劑,對于這些要求可以有所側重或取舍。
(1)清洗污垢的速度快,溶垢徹底。清洗劑自身對污垢有很強的反應、分散或溶解清除能力,在有限的工期內,可較徹底地除去污垢。
(2)對清洗對象的損傷應在生產許可的限度內,對金屬可能造成的腐蝕有相應的抑制措施,對金屬腐蝕極低。
(3)清洗綜合成本低,對設備極小的腐蝕,不用中和廢液,不造成過多的資源消耗。
清洗劑對生物與環境或低毒,所生成的廢氣、廢液與廢渣無污染,應能夠被處理到符合國家相關法規的要求。
清洗過程不在清洗對象表面殘留下不溶物,不產生新污潰,不形成新的有害于后續工序的覆蓋層,不影響產品的質量。
不產生影響清洗過程及現場衛生的泡沫和異味。
三大類型清洗劑的綜合比較
性能
水基型生物清洗劑
水基型化學清洗劑
溶劑型清洗劑
除油效果
良好
良好
良好
工作液使用壽命
6個月
半個月至一個月
一個月
可否循環使用
可以
否,一次性消耗
部分可以
除油速度
1-3分鐘
3-5分鐘
2-5分鐘
工作液PH值
7
>10
--
工作溫度
常溫5—45度(無需加熱)
>50度
>50度
對工件的損傷
無任何腐蝕性
腐蝕工件
無
易燃易爆
無
無
高度危險
對后道工序影響
無殘留物影響后道工序
有
有
工作液揮發性
無
產生堿霧
極強
對操作人員的損害
否
皮膚、呼吸系統
神經系統
清洗工序復雜程度
簡單
復雜
復雜
對環境的污染
否
嚴重污染
嚴重污染
廢液處理成本
有效降低COD
成本高
成本很高
綜合成本
低
高
很高
水基型清洗劑
由表面活性劑(如烷基苯磺酸鈉、脂肪醇硫酸鈉)和各種助劑(如三聚磷酸鈉)、輔助劑配制成的,在洗滌物體表面上的污垢時,能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張力,提高去污效果的物質。按產品外觀形態分為固體洗滌劑、液體洗滌劑。固體洗滌劑產量,習慣上稱洗衣粉,包括細粉狀、顆粒狀和空心顆粒狀等。還有介于二者之間的膏狀洗滌劑,也稱洗衣膏。各類合成洗滌劑有不同的生產工藝,其中以固體洗滌劑最為復雜。世界各國普遍生產空心顆粒狀固體洗滌劑,采用高塔噴霧干燥法,其主要工序有料漿制備、噴霧干燥、風送老化和包裝。液體洗滌劑制造簡便,只需將表面活性劑、助劑和其他添加劑,以及經處理的水,送入混合機進行混合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