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路單載波(MCPC)情況下,它的優勢就是可以在一路載波(下行頻率)下傳輸數路甚至20多路電視信號,當然這個載波信號的帶寬要比單路單載波寬了,通常此時的多路單載波信號要占一個轉發器36MHz的帶寬,如中星6B和亞太6號上信號大多如此。在一路載波下要傳輸如此多路的電視信號,從技術上,對基帶信號的要求是很高的,其中有一點是如何防止多達20余路電視信號之間的串擾問題,解決的方法是降低它們的電平,采用功率回退的辦法,結果是多路單載波信號既便是占用一個轉發器的功率,而實際發射的功率還是變小了。所以EIRP值也要比模擬衛星信號的 EIRP值小,因此接收起來難了。同時多路單載波信號中,所傳輸的電視路數越多,每一路電視信號壓縮的越歷害,其帶寬就越窄,其傳輸質量越難以保證。為了在較窄的帶寬情況下傳輸而不丟失信息,就必須采用高符碼率傳輸,用這么高的速率就是為了彌補頻帶過窄而易丟失信息的矛盾。而如此之高的速率(符碼率)又給地面接收時增加了解碼時間和難度。
基于以上原因,我們在接收數字衛星信號時,因為它比模擬信號場強要弱,所以感到難以接收了。
1 衛星接收機的門限問題
有人講數字機有門限,模擬機沒有門限。這是一個錯覺,甚至是錯誤觀點。數字機的門限大家能感覺到,要么有信號,要么沒信號。而模擬機門限只是大家沒有感覺到。模擬機的門限定義為在保證接收機輸出一定信噪比S/N情況下,輸入信號的最小載噪比 C/N。這個最小C/N就是模擬機的門限,相似于數字機的Eb/N。只是因為模擬機在收模擬信號時,因模擬信號是連續的、多狀態的,所以在低于門限值C/N時仍能工作,仍有輸出,只是這個輸出是達不到要求的信噪比 S/N的,這給使用慣數字機的人一種感覺似乎沒有門限。而數字機接收數字信時,數字信號只有兩種狀態且互不連續的,因此低于門限時無信號輸出,給人一種明顯的門限感覺。人們錯誤的將這種感覺移植到模擬機上,便對模擬機產生了錯誤認識。
利用衛星傳送廣播電視節目通常是使用同步軌道衛星,也稱為靜止軌道衛星,即從地面上看,衛星是靜止不動的。同步軌道衛星位于地球赤道上空3.6萬公里,這就相當于在3.6萬公里高空建立了一個信號收轉站,其信號覆蓋區域非常之大,理論上講每顆衛星可以覆蓋地球1/3的地表面積。衛星電視的優點是覆蓋范圍大、信號穩定、質量好,特別適合于幅員遼闊、地形復雜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