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討債的英文為"Debt Collection",譯為"商賬追收"。商賬追收不能單純理解為討債。商賬追收是指通過合法的追收流程和技巧,進行商賬追收服務,降低企業風險率和壞賬率,防范和規避企業由于使用賒銷方式帶來的信用風險。但目前內地還不得以“商賬追收”名義注冊公司。勞動部門表示,目前要從職業上規范從業人員,加強培訓和自律,并等待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出臺。
商賬追收行業是信用行業中的一個重要分支領域。當前企業面臨嚴峻的商賬難收問題,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后,商賬問題愈加突出,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當初國家經貿委、公安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先后兩次取締商賬追收業務活動,是因為當時從事此項業務的一些單位和個人,并沒有按照行業的規則辦事,因而屢屢出現嚴重違法亂紀和刑事犯罪行為。
企業資信調查、信用管理咨詢、信用管理培訓等信用管理分支在我國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特別是企業信用調查和信用評級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國內已形成了相當規模,培養了一批業界的領導企業。隨著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發展,信用管理專業技術日趨完善。但商賬催收業作為信用管理的重要分支不僅沒有與其他信用管理分支共同發展,反而遇到了政策禁區。沒有商賬催收業的社會化信用體系是不完整的社會化信用體系。問題的關鍵是商賬催收業自身如何發展,政府如何規范和管理。
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逾期應款和司法程序的繁瑣以及對商業關系的“摧毀”作用,也導致商賬催收市場存在并呈膨脹之勢。
開發商賬催收業,是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現代商賬催收作為債務信息的傳遞者和中間人,能夠協調商業矛盾,減小交易成本。管理嚴明、運作規范的現代商賬催收業不僅不會破壞社會秩序,而且是現代商業經濟運行必不可少的潤滑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