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一些不當施工或不合理施工順序導致墻板施工縫出現滲漏現象,主要原因是:淤 墻體在支模板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木模板的安裝過程中,可能會由于工人操作不小心將雜物或污染物掉落在墻板施工縫的凹槽內,由于施工管理不當,沒有及時清除雜物或污染物,或是雖用高壓水沖洗,但是仍然會有一部分顆粒較細的污染物滯留在凹槽內,形成薄層,這樣一來便降低了墻板的抗滲能力。于墻體在支模板的過程中,還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造成在施工縫部位封口不嚴,導致在澆注墻體時,施工縫鋪設的水泥砂漿漏漿嚴重,或是沒有控制好混凝土的技術指標,導致混凝土離析現象嚴重,粗骨料集中沉淀在澆注的墻體下部,沒有形成密實的混凝土。
在墻板中留置階梯、凹凸和預埋金屬板過程中出現的操作不當也會引起細部滲漏,例如:施工縫的臺階處混凝土不密實,或是表面鑿毛處理不徹底,會形成隔離層。在凹凸形式施工縫的澆注過程中,當未達到拆模條件就急于拆模,會造成凹凸縫局部開裂、松動,形成滲漏點。在采用預埋金屬板施工時,接頭不焊接或是焊接質量未達到要求,或是搭接長度不夠等原因均會造成細部滲漏。后澆帶施工時易引起細部滲漏的原因后澆帶是為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克服由于溫度、收縮等而可能產生有害裂縫而設置的臨時施工縫,在兩側主體結構澆注并達到一定沉降穩定后再進行二次澆注,雖然隨著高層、錯層建筑的施工工藝不斷進步發展,后澆帶的設置和處理技術也日趨成熟,但是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由于后澆帶處理不當導致細部滲漏的現象還仍有出現。淤后澆帶的兩側主體結構混凝土澆注完畢后,沒有等其收縮變形完畢,或是兩側主體結構的沉降未達到穩定便澆注后澆帶,導致后澆帶接縫處產生過大拉應力,使后澆帶開裂,形成滲漏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