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史密夫奧賽斯發明了花泥。用前先將花泥切成體量適合的塊狀,放入水中,讓其自然吸足水沉入水底后取出,再置于容器中,然后插花。這樣,花材既得到固定,又可保濕。花泥的上面、四側均可插花,比花插使用面大,且靈活方便。缺點是壽命短,使用1-2次后,孔洞太多,易破碎,不能再用。因此,花泥屬于消耗性用具,由于成本較高,一般家庭用它來插花的不多。花泥有兩大類,一類是吸水后插鮮花使用的,有綠、粉、藍、褐等色,有的還含保鮮劑,花枝插入后,不僅穩定,還保溫濕、保鮮。目前國外及香港、臺灣均有生產,國內如無錫、北京等少數廠家只生產保濕的花泥。另一類是不吸水的干花泥,插干花和造花使用,目前國內已開始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