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生長快,個體大,個體可達40公斤。肉質肥嫩,味鮮美。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5.5~26.6克,脂肪1.4~8.9克,熱量83~187千卡,鈣18~160毫克,磷30~312毫克,鐵0.7~9.3毫克
草魚(白鯇)
,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17毫克,尼克酸2.2毫克。草魚因食性簡單,餌料來源廣泛,且生長迅速,產量高,常被作為池塘養殖和湖泊、水庫、河道的主要放養對象。自1958年人工催產、受精孵化技術成功后,魚苗、魚種來源容易,已成為我國主要精養對象。草魚還因其能清除水體中及沿岸的草,[2]而被漁民用于在外蕩放養一、二年,以開荒除草。草魚因其能迅速清除水體各種草類而被稱為拓荒者。我國唐代末期在廣東有將荒田筑埂,灌以雨水,放養草魚一、二年,以清除野草,使成熟田的記載。草魚常與鰱、鳙混養在一起,投入青草飼養草魚,而遺留在水中的飼料和草魚排出的廢物,經過發酵分解,可為繁殖提供適宜的環境,進而培養出浮游生物,和浮游生物又可作為鰱、鳙的飼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