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幅作品是單面繡,“金絲猴”產自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和世界的稀有珍稀動物之一。畫面表現了神態活潑的金絲猴在樹梢上玩耍嬉戲的情景。通過十幾種針法的變化,使整個畫面富有動感,如沙針、暈針等使金絲猴的質感突出,毛衣轉折自然,有蓬松感,將金絲猴表現得惟妙惟肖,充分表現了蜀繡技藝的特點,準確地體現了畫面的層次空間感。金絲猴的神形、樹干的轉折和葉片的變化充分發揮了刺繡的長處,從設計到制作都有它的獨到之處,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金絲猴掛展被選陳列于四川廳,并榮獲2003年中國首屆文物仿制品暨民間工藝品展覽銀獎。
這些動物繡是通過設計人員和制作人員精心研制的,題材多選用蜀中特產動物大、小熊貓、金絲猴、百猿猴等。大熊貓毛短細密、憨態可掬、稚氣十足,猴子靈巧活潑、機警敏捷,繡制人員在制作時,采用了絲毛針、蓋暈針、撒暈針、切暈針等十余種針法,而動物的神色全在眼睛上,不同的眼睛采用不用的繡技針法和色彩,這就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方能完成。而動物的毛衣針腳要適宜,絲理方向要符合動物毛衣的自然生長規律和生活規律,使所繡出的動物栩栩如生、活潑可愛。 在現有的技術水平基礎上,我們將會不斷創新,創作更多的作品。
